中国林业网7月4日讯 “咱不是啥英雄,我当时就是不信那个邪!”在腾格里沙漠腹地的红水河东岸,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站在沙地上,望着树坑里的一株树说。
这位中年汉子就是王银吉,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九组的一位普通农民。这位全国劳动模范、治沙英雄,在19年的时间里,与父亲王天昌倾其所有,年复一年地开展压沙造林,在凉州区的沙地种出近8000亩“绿洲”,写下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治沙故事。
因为风沙没法种田,咱农民可咋办
“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不敢想没有土地怎么过日子。”回想起治沙的初衷,王银吉说。上世纪80年代初,王银吉随父亲搬到红水村,但连年肆虐的风沙却让地里一次次颗粒无收。
“不能总被老天爷逼着换地方。”王银吉说。1999年春节,他向父亲提出治沙的想法。没想到,一辈子都老实本分的父亲非常支持王银吉,于是,父子俩人开始了他们的“疯狂”计划。
刚开始,王银吉和父亲根本不知道黄沙该咋治,只想在自家的耕地周围种上树,挡挡风沙。要种树,钱从哪来?王银吉家里,只有几头家畜可以卖钱。不顾妻子的强烈反对,王银吉卖了家畜,买回树苗和作为运输工具的骆驼,开始在腾格里沙漠腹地的庙儿墩压沙植树。
从王银吉家到庙儿墩,骆驼来回一趟就得走3个多小时,可第二趟的水还没运到,前面浇过水的树坑早就被烈日晒干了。于是,王银吉和父亲就在低洼的沙窝挖了一口水窖,铺上塑料地膜用来存水。骆驼不停地来回运输,水窖里的水慢慢多了,种下的第一批树苗也活了。
要用更多的绿,给心爱的小儿子一个交代
在沙地种树,不光要为缺水担心,群众放养的牲畜,会时不时啃咬刚种下的树苗。于是,王银吉和父亲就在沙窝里挖了休息用的地窨子,整日看护刚种下的树苗。“洋芋就着沙子咽,月光当做油灯用。”几年下来,树没活多少棵,王银吉和父亲却在沙窝里熬出一身的病。即便这样,王银吉和父亲也没有想过放弃。
“就靠你们爷俩,还想把沙地变绿?”有人开始笑,也有人劝他们收手。王银吉不怕治沙的苦,但最怕的是没人能理解。
更大的打击随之而来。
2005年春季,王银吉的小儿子被确诊为脑干胶质瘤,由于家里的大人们都忙着压沙,等发现的时候,小儿子的病情已发展到了晚期。“当时我手里的钱加起来就3万多元,对儿子的病情治疗也不抵事。”回忆起往事,王银吉的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小儿子没多久就去世了,从那天起,王银吉就发誓:要在沙地种出更多的绿,给小儿子一个交代。
如果干得动,想在沙窝里再种一万亩林子
19年来,王银吉带领一家人在沙地里战严寒斗酷暑,种梭梭治风沙,义务压沙植树近8000亩,栽植苗木近700万株,先后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在沙漠里造出一片“绿洲”。
看到王银吉一家人的坚持与付出,原先说他傻的乡亲们也改变了看法,王家父子压沙造林的故事也在当地传颂,乡亲们把王家父子压沙的沙窝叫“王家沙窝”,还有人也学着王银吉一家在周边的沙地里种起了树。
这些年来,王银吉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绿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可他从来没有停下治沙的步子。
2010年,凉州区林业局为王银吉颁发了林权证,并聘他为公益林管护员,每年为他兑现管护费3万多元,调拨大量的苗木支持他造林,一些关心生态保护的人还纷纷资助他压沙造林。
如今,站在“王家沙窝”13米高的瞭望塔远望,昔日的沙海被一片片绿色覆盖了。沙少了,风小了,水窖里的水位上升了,到了夏季,沙窝里常能看到野生动物的影子。“树在这里扎了根,沙子就动弹不得。”望着眼前这条绿色隔离带背后的田野和村庄,王银吉说,治沙种树也能种出农民的日子,那是咱们的幸福。王银吉现在有一个目标:在沙窝里再种10000亩林子。如果条件允许,只要还能干得动,他还想把这个数字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