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 模式科学—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注入新活力

中国林业网 http://www.forestry.gov.cn/2018-06-27来源:山西省林业厅
【字体: 打印本页

  中国林业网6月27日讯 天镇县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立足国家级深度贫困县,面对生态环境差、林少、管护难、农民贫穷的实际问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开拓创新机制,科学探索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生态建设与农民致富双赢。一是创新采取整村流转机制。天镇县绿泽园造林合作社在南高崖乡冯奈庄村、阳坡村,采取流转耕地,每亩100元,流转10年;与村委会按照30年流转期,流转5万余亩荒山;购买村民现养牲畜,合作社集中饲养;雇佣村里农民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参与劳动(放牧)挣取劳务费。二是科学布局,合理使用空间,体现了和谐绿色发展模式。按照流转的整村地域,统一规划、立体配置种植黄芪、仁用杏、青饲料等,科学划出放牧空间,合理开展荒山治理,种植油松与山桃等。新模式、新机制的科学使用,合理的利用了土地空间,解决了林牧矛盾,带动农民致富,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