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6月27日讯 近期,记者跟随中宣部组织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组来到杭锦旗,走进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这里远比想象中要漂亮,水道顺着沟壑蜿蜒,汇聚成一片沙漠湿地,形成了沙水共存的独特景观,令人啧啧称奇。
据随行的杭锦旗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黄河流经杭锦旗全长249公里,是全国黄河流域流经最长的旗县,每年有31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从这里流过。在每年凌汛期,平均槽蓄水量在14.4亿立方米左右。由于受到气候的影响,这里每年要经历流凌封冻和开河流凌两个过程,封冻致使冰下过流能力减弱,加上大量凌水通过,造成水位壅高,特别是春季开河期间,凌块在水流的推动下,极易发生“堆冰”现象,阻碍河道正常行洪,导致开河水位居高不下,危及防洪大堤,甚至引发凌汛灾害。这不仅威胁沿黄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使大量的水资源白白浪费。而就在近旁的库布其沙漠,却因为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支撑,湖泊萎缩,绿洲沙化,生态保护难题重重。堤坝内,凌汛期水多为患;堤坝外,是干涸缺水的沙漠。
如何将黄河凌汛期丰富的水资源科学高效利用,变水患为水利;如何探索一条高效利用水资源之路,保障生态持续向好发展,成为摆在杭锦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2013年开始,杭锦旗就邀请了权威部门专家到实地勘察论证,规划在库布其沙漠和杭锦淖尔分凌蓄滞洪区建设两个调蓄水水源地。对南岸总干渠进行部分扩建,使其连通黄河和两个水源地,实现水资源互补。同时在沿黄灌区新建一条总排干沟,将原有排水支、斗、农沟相连,构筑沿黄排水网络系统工程,将沿黄地区多余地下水通过排水网络工程全部排入杭锦淖尔分凌蓄滞洪区水源地。
“从目前来看,用黄河凌水治沙,效果非常明显,2016年,我们在治理区种植了14平方公里的树,成活率超过90%,30公分的沙柳苗现在已超一人高。随着每年凌汛蓄水,现在已经在库布其沙漠边缘形成一个自然绿化带。”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引水治沙项目投资4000万元,建成分凌引水渠38.03公里,建设围堤17.35公里,这还仅仅是首期。据介绍,首期蓄水面积可达11.3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西湖。形成湿地面积36平方公里。首期项目建成后,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准,于2016年3月16日至4月7日凌期进行了引水,引水量1298万立方米;2017年3月1日至3月27日凌期进行了引水,引水量2260万立方米。根据近两年的蓄水情况,沙漠一次蓄水后,每年补水一次就可保持较大水面,同时通过一年的蓄水,不仅改善了沙漠生态,也为发展打下了基础。 (记者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