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网6月28日讯
专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局长
孔军:防沙治沙,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生态屏障建设
文/本刊记者 齐殿斌整理
记者:孔局长,您好!我们知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新疆两大沙漠前沿和边境一线上。您认为,兵团防沙治沙对于整个新疆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怎样特殊重要的作用?
孔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成立于1954年,60余年来,兵团人像一座永不移动的界碑,在新疆两大沙漠前沿和边境一线,建设绿洲团场,履行屯垦戍边的伟大历史使命。现共有十四个师176个团场,有土地面积7.45万平方公里,与新疆自治区的13个地州、74个县市镶嵌分布。176个团场遍布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及艾比湖盆地周边地区、塔里木盆地周边以及边境线上—即“两环一线”,发挥着“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作用。防沙治沙,遏制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是摆在兵团职工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防沙治沙是保障兵团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土地沙化是兵团国土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和重大隐患。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兵团的大多数团场分布于这些沙漠周边,如果不尽快进行治理,不仅给兵团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危害,而且会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防沙治沙是兵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需要。兵团防沙治沙是以防止绿洲土地沙化为前提,采取农林水相结合的多种治理措施,开展综合、系统治理。通过实施防沙治沙规划,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产发展,加快团场、职工脱贫致富步伐,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防沙治沙是兵团屯垦戍边的战略需要。兵团是新疆稳定的重要力量,因此推进兵团防沙治沙,有助于兵团发展壮大,有助于改善兵团生态、生产、生存环境,促进兵团农牧业发展和职工增收致富、安居乐业;有助于提高兵团屯垦戍边能力;有助于新疆乃至全国的稳定。
防沙治沙是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防沙治沙是兵团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防沙治沙,改善兵团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将会有力促进兵团经济发展、职工富裕,对兵团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和建设成果的巩固影响深远。
防沙治沙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保证。兵团积极参与新疆“三通道”“三基地”“五大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八大进出口产业基地”,着力构建安全和生态“两屏障”,与自治区共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实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战略目标。
记者: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兵团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孔军:“十二五”期间,兵团防沙治沙实际完成30.1万公顷,完成计划的150.5%;其中人工造林15.49万公顷,封沙育林3.24万公顷,人工种草11.37万公顷,分别完成计划的154.85%、108%、162.43%。主要表现在五个各方面:
一是生态建设工程有效保护了荒漠植被。兵团先后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启动了“西部边境造林工程”、“准噶尔盆地南缘防风固沙基干林建设工程”、“塔里木盆地东部绿色走廊建设工程”、“塔里木盆地防沙治沙工程”和“准噶尔南缘防沙治沙工程”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对荒漠植被采取封沙育林育草措施,分期分批进行保护。截至2015年底,完成天然林保护106.38万公顷,退耕还林12.41万公顷,“三北”防护林工程52.16万公顷,封沙育林38.26万公顷,保护胡杨次生林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79%。
二是创造了世界治沙史奇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兵团职工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先后开辟良田104万公顷,放牧草场211万公顷,植树造林保存69万多公顷,建成农田林网11万公顷,养殖水面3万多公顷。各团场、连队采用乔、灌、草结合,网、带、片相贯联的“三线”式造林,将绿色逐渐向沙漠推进,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了一个个渠路纵横、林带成网、粮蔬茂盛、瓜果飘香的绿洲生态经济体系,形成了数百万公顷的人工绿洲。第八师150团甚至向沙漠腹地推进60多公里,形成一个“沙海半岛”。
三是构建了兵团四级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各团场重点解决条田外围沙漠植被稀疏、流沙移动的问题。采取对荒漠植被进行严格封育保护、在农田与沙漠交错边缘进行人工造林、在农田内部营造防护林网、在连队外围栽植人居绿化防护林等措施,从源头上阻止流沙迁移,减轻沙化危害,实现了标本兼治。在沙区团场周边基本形成了以荒漠防风固沙林、防风阻沙基干林、农田防护林、人居绿化防护林为主的四级生态防护体系。
四是节水灌溉迅速发展,为生态建设用水提供有效保障。兵团有50%以上的耕地实现了节水灌溉,每年可节水9亿多立方米。第八师石河子垦区将滴灌节约的水输向玛纳斯河流域下游,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玛纳斯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第二师的5个团场,利用先进的微喷灌节水技术在沙漠公路两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0.3万公顷,封育天然林2万余公顷。滴灌等技术在植树造林方面的应用,为中国的治沙事业解决用水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五是减缓了沙化土地扩张速度,改善了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兵团176个团场中,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团场就有88个。他们在沙漠边缘建起了数千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地遏制了沙化土地的扩张。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新疆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持续减缓、沙化程度大幅减轻、扩展区域减少。
记者:新疆兵团防沙治沙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孔军: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多年来,兵团主要领导带头狠抓防沙治沙,关注沙区团场发展,关心沙区贫困职工疾苦,数次针对所调研沙区团场的重点项目实施、沙产业发展、脱贫示范等方面做出重要批示。
二是部门合作,强化责任。“十二五”时期,兵、师两级防沙治沙领导小组成员部门严格执行分工协作的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强化责任、加强沟通、通力合作。
三是依法治沙,综合治理。兵团根据自身实际,相继制定并下发了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兵团的防沙治沙事业。
四是强化宣传,教育激励。积极组织参加国家开展的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造林绿化先进等表彰活动,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和各行各业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五是加强执法,保护资源。根据兵团领导批示,兵团林业局联合监察局、国土资源局对非法侵占林地有关问题进行核实处理,有效保护了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六是尊重规律,科学治沙。沙区团场重点是南疆垦区团场绿洲内部,继续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在绿洲外围,创造出了高立式、地立式芦苇草沙障,推广了径流造林技术、雪墒造林技术。
七是统筹兼顾,加大投入。“十二五”期间兵团直接用于生态建设投资累计投入24.39亿元,其中兵团自筹各项资金19.51亿元。
八是兵地融合,共同治沙。多年来兵团始终注重与新疆自治区共同做好防沙治沙工作,不断增强与自治区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提高了治沙成效。
孔军局长(右二)到第十四师视察昔日沙漠变粮田
兵团农十四师二二四团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壮举